九三大阅兵在电机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37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上海电机学院师生认真收看大会实况转播,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激发下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以下为大家分享部分师生的观看感言。



党委书记 鲁雄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80年砥砺奋进,80年铸就辉煌,党领导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奋斗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面对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好、发展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要重服务强贡献,彰显我们上海电机学院的责任担当!祝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党委副书记、长 龚思怡:80年风雨历程,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为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更为今日中国之强大国防力量深感骄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实践。学校要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赋予应用型高校的使命和机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精神,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发展蓝图,加快建设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在国际科创中心和教育强国建设中勇当尖兵,为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上海案例”。


老干部谢吉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的伟大长城的基础之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声呐喊,是中国人民的底气,天空、海洋、山川的钢城铁甲是人民的钢铁长城,是战胜一切的保障!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民族精神就是全中国人民的底气!我曾经是这股钢铁洪流的一滴,作为一名老兵我感到无上的光荣与自豪!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不可战胜的!我爱我的祖国,更爱各族人民,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和退伍老兵,我一定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为祖国的更加繁荣强盛奋斗终身!


老干部张永兴:记得历史才能守得住和平;因为铭记,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前行;我们对这场胜利不能忘、不敢忘、也不会忘。九三大阅兵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的历史记忆、精神风貌和未来方向,它既是对过去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坚定宣示。他告诉人民,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只有团结奋斗,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当受阅官兵昂首阔步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军队的威武,更是一个民族的信念,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爱中国!


党委学工部(党委武装部)部长 张珂:作为学校党委武装部部长,我将以此次阅兵展现出的精神力量和国防实力为强劲动力,落实为立德树人、强军报国的扎实行动,进一步创新国防教育模式,深化国防教育内涵,全力点燃电机学子炽热的家国情怀,将青春智慧融入强国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炳辉:九三阅兵是中华民族的一场盛典,中国展现了强大的国防军事实力,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坚强领导是我们走向繁荣富强的最有力保障。我们对所有侵略和霸权行径保持警惕和反对,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捍卫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热爱和平的人民!马院教师会将此次阅兵盛典作为开学第一课的最佳素材,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来。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感恩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我们将接过鲜红的旗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


机关谢燕: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曾在抗战岁月里冲锋陷阵,不畏强敌、英勇抗争,是抗战英雄、南泥湾生产大运动劳动模范,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他们被授予80周年纪念奖章,这是党和国家对他们的高度认可和褒奖。看着那布满皱纹却又无比自豪的脸庞,我深刻感受到了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他们胸前佩戴的80周年纪念奖章熠熠生辉,奖章上的“1945-2025”字样,不仅刻着岁月的痕迹,更承载着党和国家对老战士的尊崇。看着奶奶抚摸奖章时眼中的泪光,我更明白这次大阅兵和这枚奖章的重量——它是对先辈牺牲的致敬,更是对我们后辈的鞭策。


机械学院副院长、第一党支部书记、教授 贺毅强:作为机械学院的教师,我们尤为关注阅兵中展现的科技兴军成果,这将激励我们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我们在科研工作中要更聚焦国家需求,为强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上海电机学院援疆干部 顾金良:观看阅兵仪式让我心潮澎湃,深刻体会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来之不易。参与援疆工作后,我更加明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军人的坚韧和奉献精神为榜样,努力为援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会教育引导学生们珍惜和平,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冰:中国人民曾经饱尝战祸之苦,我们应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要从那段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勇往直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学院教授 林思琪:身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我深深体会到建设科技强国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目睹国家科技的强大,我将把这份自豪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科研与教学领域奋力拼搏,为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放眼未来,我们坚信祖国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会不断前行。让我们共同期盼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机械学院辅导员赵倩茹:9月3日,上海电机学院“薪火相传”实践团,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集体观看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将红色实践教育与阅兵观礼相结合,是一次生动的“沉浸式思政课”,电机学子深刻认识到革命历史与现实责任的联系,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这正是“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新时代青年应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以科技报国、实干兴邦的姿态贡献青春力量。


凯劳学院辅导员谢恩灵回望历史,先烈们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铸就民族脊梁,展现了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立足当下,阅兵式上展示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和先进装备,彰显了我们国家繁荣昌盛、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实力。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不断汲取抗战精神的力量,将其融入育人工作,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其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卓越“现场工程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文理学院副教授、民盟盟员 林璠:这场阅兵让我体会到了国家的强大,倍感自豪。看得我热泪盈眶又热血沸腾,深感强国必先强军。愿我们在生活中也能为这片土地贡献一份力量,在教学中牢记“教书育人 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员、退伍士兵 陈东侠:铁流滚滚的装备方队驶过广场,每辆战车的履带都碾过八十载风雨,每架战机的轰鸣都震碎往昔屈辱。这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中华民族挺直的脊梁!我们以荣光告慰历史,我们以行动捍卫和平。当身着戎装的人民子弟兵迈着正步走来,那整齐划一的步伐踏在大地上,也踏在我这个退伍军人的心上。他们眼里的坚毅、肩上的责任,是我曾亲历的迷彩磨痕、寒风岗哨、逆行背影。他们守护万家灯火,而亿万人民,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这种双向奔赴,是我们国家最坚实的盾牌。生在华夏,何其有幸;有他们在,何其安心!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这是我们对先烈的承诺,更是前行的底气。


电气学院研究生党员 周群皓: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先辈的致敬,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在奋进之路上书写新的辉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商学院大一新生  祖丽妮格尔·吐逊江: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屏幕里整齐的步伐踏响大地,我作为大一新生,心中满是震撼与崇敬。阅兵式上,老兵的白发与勋章、新型装备的威武与精准,都在诉说着“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守护。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站在新起点,更应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刻进心里,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用青春力量接过先辈的接力棒,让强国梦想在我们手中绽放光芒。


党政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吕小亮: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既是缅怀过往、缅怀先烈、缅怀同胞,历史和人民都不能忘记;也是面向未来,和平和胜利要攥在自己手里。当今世界,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温历史、铭记历史、谨记教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做到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在上海电机学院这片沃土上,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之路,培养更多卓越现场工程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张玉双: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阅兵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抗战老兵们的身影让我尤为感动,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的英雄,正是他们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育教学部教学教研室主任 黄琳: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我深知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锤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传承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阅兵中官兵们“米秒不差”的精准、面对高强度训练的坚韧,恰似体育课堂上我们强调的“拼搏精神”——每一次冲刺、每一次对抗,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坚持到底的毅力。受阅士兵们背后的汗水与付出,让我更加坚信:体育教育要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通过科学的训练、严格的纪律、团结的合作,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学会担当、懂得感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授运动技能,更要通过体育传递民族精神与时代担当。


外国语学院 学生工作副书记 甄一捷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既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宣誓。那段铁血岁月,凝结了民族的苦难与坚韧,今天的钢铁洪流,承载着和平的责任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 李笑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和基层团干部,我将把这份自豪转化为引领青年的不竭动力,讲好英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服务社会的报国行,为实现强国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材料学院辅导员 刘芯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心潮澎湃。观看这次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我深刻感悟到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我更加意识到肩负的使命——要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学习与未来发展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体育教学部运动训练教研室主任、纪检委员杨鹏飞:作为一名青年体育教师,我深感体育教学不仅是要强健体魄,更要塑造如钢铁般的意志,我会把阅兵传递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挥洒汗水中学会担当,用强健体魄和坚定信念,让青春力量与强国使命同频共振,续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荣光。


党委宣传部 张丽娟: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阅兵式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铿锵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豪迈。历史既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的一员,要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站位,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质效。


电气学院教师 李青:我们永不忘抗战先烈的牺牲,致敬一代代军人的坚守!正是他们的奉献,铸就了今日的和平。我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更感恩祖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的信念,以强大实力守护人民安康,捍卫世界和平。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材料学院组织员 杜浩明: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是先辈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用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组织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地把爱国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激励学生勇攀学习和科创高峰,让青春在为祖国繁荣的奋斗中绽放光彩。


第一联合党总支张秀芳一支支整齐划一的方队、一件件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高昂士气,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这不仅是对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激励着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商学院经济与统计教研室主任 郭鹏:阅兵方队中各种新式的装备让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倍感骄傲,曾经“一枪一炮甚至一颗子弹都要从敌人手中抢”到如今我国在世界上被称为“克苏鲁”,昭示着国家的强大。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教书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的建设者。


设计与艺术学院教师 张婷:庄严的仪式、铿锵的誓言,让我深刻体会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的沉重与伟大。抗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英雄故事是最生动的党性教育。作为教师党员,我们更应主动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深度融入立德树人和艺术创作实践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我们将以专业为纽带,用艺术的语言弘扬爱国主义,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责任。


高职学院教师 黄迪:阅兵场上的严整方阵、齐步行进、先进装备清晰表明:精湛源于标准与坚持,卓越在于协作与创新,一切成就旨在服务和平与发展。这种“纪律、协作、精准、创新”的精神,与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作为高职学院教师,我们必须将此精神融入教学实训,不仅培养“能文能武”、堪当重任的大国工匠,更要厚植其爱国情怀,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激励学生以优良作风展现“电机人”担当,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党委学工部(党委武装部) 姜月飞:作为一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抗战精神为指引,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持续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


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 季程程受阅方阵步伐铿锵,尽显军人风采;先进装备列阵,彰显大国实力,更让我想起先辈们为和平浴血奋战的岁月。在辅导员的岗位上,我会把阅兵传递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融入工作,在主题班会上讲好英雄故事,在谈心谈话中点燃理想火种,引导学生以先辈为榜样,把青春理想融入强国征程,用实干书写报国答卷。


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 屈思源:先辈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用不屈抗争换来今日和平,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更懂得“强国必须有我”的时代使命。作为研究生党员,我既要深耕专业领域,以科研之力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更要传承红色基因,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日常行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扛起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守护好先辈们用牺牲换来的和平与荣光。


凯劳学院2024级学生 彭芳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捍卫了人类正义与民族尊严,如今在这整齐划一的步伐中得以延续,令我热泪盈眶。空天一体智能化装备的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科技强国的崛起。金、红、绿三色铺就的庄严画卷既是今日中国和平发展的华彩绽放,也是对烽火岁月的深切缅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既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要继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展现出的团结抗争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材料学院材料2211班徐嘉懿。这不仅是一场庄严盛会,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我将永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材料学院焊接2411班 莫尹楷:今天的阅兵,是一场“看得见的强军答卷”,现役主战装备背后是科技自立与备战打仗的坚实步伐,也是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的实力背书。


材料学院材料2311班 刘磊: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也深知肩负的责任,定当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机械学院智能2212班 张佳钰:我曾在航天总厂实习中亲手触摸国之重器的精密部件,再回望历史烽烟,更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昔日先辈以血肉铸就民族盾牌,今日我们以匠心锻造航天利剑——从抵御外侮到探索苍穹,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主创新的精神一脉相承。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将激励我以航天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高职学院机器人2401班 宋丹怡:作为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我将以专业所学深耕智能制造领域,潜心钻研技术、锤炼实操本领,用机器人技术的“精准高效”助力国防装备智能化升级与高端制造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智造”动能。


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2212班 管梦雨:九三阅兵,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更是对和平的坚定承诺。它不仅是一场军事的展示,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凝聚。我们既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也要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真正做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商学院营销2213 李申这盛世,如先辈们所愿,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苦难,更要珍惜当下的和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名退伍士兵,我将以实际行动传承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学院机器人2401班 宋丹怡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在千万人的注视下冉冉升起,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


航空学院飞制2312 黄佳佳作为一名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我深知阅兵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从早期的艰难探索到如今的技术突破,我国航天人攻克重重难关,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青春正当时,让我们铭记先辈用热血换来的和平,以奋斗之姿接过时代接力棒,为祖国打造更多“国之重器”,让祖国在空天领域迈向更高峰!


设计与艺术学院数艺2411 毛萧祺九月三日的阅兵仪式,于我而言不只是一次视觉的震撼,更是一场数字媒体视角下的“国家艺术呈现”。我注意到分镜如何庄重地推进叙事,镜头语言怎样塑造力量与秩序——战士们步伐整齐如算法般精准,装备阵列在光影中勾勒出机械美学的锋芒。这些画面不仅是纪律的体现,更是视觉设计的顶级表达。这一刻,我以专业为荣,更因祖国而自信。


电气学院电气2315班 王铁林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具实力与自信的姿态,向世界传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护国家,砥砺前行。


电气学院电气2411班 蒲舟游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抗战精神的伟大——那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坚韧,我们要传承抗战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困难,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机械学院退伍士兵、新车2311 程鑫垚在井冈山青少年培训基地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当现代化装备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驶过天安门时,我看到的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强大,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世界的涅槃重生。真正的强大在于民族的精神硬度,从抗战时全民坚守到今日将士坚毅的目光,这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集体人格,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站在井冈山红土地上,我更明了使命所在。退役不褪色,我会将部队的纪律与担当化为动力,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青春答卷。


机械学院机制卓越2311班 钱舒瑶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这场阅兵最让我震撼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现代化装备。从无人作战系统到新型坦克,它们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利器,更是中国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井冈山,我们学习的是“小米加步枪”的奋斗起点;而阅兵展示的,正是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结出的硕果。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的专业学习与国家强盛紧密相连,未来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贡献一份青年工程师的力量。